身边有不少“万能妈妈”,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,大多“出得厅堂,下得厨房”,屋里屋外、大事小事,她都能顶天立地、呼风唤雨、一一搞定。
有趣的是,但凡这些左右逢源、泼辣能干的妈妈,儿女却都一点不像她们自己,貌似一个比一个娇气,一个比一个不能干。
客观地说,强势妈妈自己相当能干,往往是典型的“女汉子”,但总结起来,她们一般都如下几个特点:
一是喜欢当家做主,喜欢替孩子拿主意。
她们做起事来风风火火,对待孩子的事情上也喜欢大包大揽。哪怕表面上说自己很民主,但实际上就是自己说了算。
“宝贝、晚餐想吃什么?”
“妈妈,我先吃肯德基”
“不行,那是垃圾食品。没看到新闻里的报道吗?全是激素喂出来的鸡,不能吃。”
“那就吃路边摊、麻辣烫、烧烤?”馋嘴的女儿兴奋的问,满脸期待。
“不行,那太不卫生啦,会吃坏肚子的。还是回家吃吧,我帮你做糖醋排骨、香菇炖鸡,保你营养又健康,味道好”将孩子的意见一一否定,最后做决定拿主意的依然是妈妈。
二是“看不惯”。
强势妈妈因为自己能干,一旦孩子不能按她理想的标准完成事情,她们就“看不惯”。
“妈妈,今天我来洗碗吧。”从未洗过碗的儿子,头一次雄心勃勃地提出请求。
“你?好吧”妈妈有点不相信他会洗碗,还能把碗洗干净,但还是勉为其难决定让他试一下。
“妈妈,我把碗洗完了”过了一会儿,儿子兴高采烈地向妈妈汇报,满心期待得到她的肯定和赞美。
“你看看,这碗也算洗了?油乎乎的!瞧,筷子上还有菜叶子。走走,还是我自己来吧。”然后妈妈自己挽起袖管,呼啦啦再把碗一个个洗一遍,剩下一个满心沮丧的儿子在边上独自失落。
不管孩子多期待表扬,不管他有多努力想把事情做好,强势妈妈总是看不到这一些,而是喜欢吹毛求疵地用自己的高标准严格要求他。
没有谁天生就会洗碗、拖地、干家务,强势妈妈看不惯孩子的笨手笨脚,不放心给他尝试和锻炼的机会。结果,孩子费力不讨好,有了一次失败的教训和不愉快的体验,再也不愿意自讨没趣,不愿意再去洗碗,他自然永远停留在最初的笨拙阶段。
三是“忍不住”。
一旦看到孩子做事时没达到自己的完美要求,强势就会“忍不住”亲自为他代劳。
“你床上太乱了,简直像狗窝,哪像女孩子的床。自己把被子铺好,整理一下”看到女儿凌乱不堪的床,妈妈忍不住要女儿收拾一下。
“好,我整理就是”女儿答应着,慢吞吞地叠被子、铺床单。
“你看这被子叠的像什么样子,四个角都没出来,丑死了。床单也皱巴巴,不知道扯平一点。”女儿辛辛苦苦折腾半晌,总算把床上整理的清清爽爽。妈妈看了女儿的“杰作”却很不满意,挑三拣四不说,又自己动手重新整理一次。
有这样的强势妈妈,孩子的热情总是被浇灭,努力通常被否定,尝试的欲望和机会一不小心被剥夺,他们哪里还有摸爬滚打的机会?
正是强势妈妈的这些特点,使她们一不小心就培养出与自己截然相反的儿女。她们的孩子一般来说有点娇气,吃不得苦耐不得劳。在家里习惯了依赖妈妈,一旦走入社会喜欢依赖别人。她们的儿女难免傻乎乎,不是不聪明,而是因为懒得动脑筋去想问题;至于做起事情来笨手笨脚更是情理之中的事,这个世上,根本就没有天生麻利的干活能手。
强势妈妈要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控制欲。对孩子少一些限制,多一些民主;少一些干涉,多一些宽容;少一些挑剔,多一些鼓励。
强势妈妈要舍得让孩子多吃一些苦,多几次犯错误的机会。孩子正是在一次次的吃苦和犯错中,不断总结经验教训,慢慢成长起来的。